當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幾乎每個人都在超負荷運轉,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抑郁癥”成為了一個頻率極高的詞匯。許多人不認為抑郁癥是一種病,認為是一種不良情緒,是性格問題,是矯情。
「抑郁情緒」與「抑郁癥」的區別
抑郁情緒是基于一定的客觀事物,事出有因。
情緒變化有一定時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們通過自我調適,充分發揮自我心理防衛功能,能恢復心理平穩。
患者的抑郁癥狀常持續存在,甚至不經治療難以自行緩解,癥狀還會逐漸惡化。

抑郁癥的典型癥狀
“三低”——情感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
抑郁癥的主要表現
1. 情緒低落:整日憂心忡忡,郁郁寡歡,痛苦煎熬,不能自拔等等。
2. 興趣缺乏:對以前喜愛的各種活動興趣逐漸減退甚至喪失。
3. 快感喪失:喪失了體驗快感的能力,不能從平日的活動中獲得樂趣。
4. 自我評價過低:過分貶低自己,用消極的否定態度看自己,強烈的內疚和自責。
5. 精神運動遲滯:思考問題吃力,言語明顯減少,交談困難,思維遲緩,思路閉塞,聯想抑制。
6. 自殺觀念和行為:患者痛苦或自責到極致會選擇自殺得以解脫。
7. 軀體不適:食欲減退,面容憔悴,目光呆滯,睡眠障礙。有軀體不適主訴:頭痛,心悸,胸悶,惡心等等。

如何科學的對待抑郁癥?
1. 抑郁癥與抑郁情緒不同,不可以靠短暫的安慰和勸說就得到有效的治愈。抑郁癥是以 藥物治療和心理咨詢治療 為主。許多患者會因為抗抑郁藥物副作用,或是自身認為已經痊愈而終止服藥。而很多家屬也會覺得只要督促患者的行為,如:起居,運動,娛樂,外出社交等等會讓患者心情愉悅,性格開朗,逐漸擺脫情緒低落等癥狀,因此誤以為行為治療可以代替藥物治療,從而忽視了藥物治療的重要性。
抑郁癥是一種疾病,是需要使用藥物和特殊的醫學治療方式才能緩解的疾病。抑郁癥患者的痛苦往往不被世人所理解,甚至會引來許多的嫌棄與非議。如果你持續不開心,抑郁情緒超過2周,或者懷疑自己抑郁癥,請尋求規范心理咨詢,或醫院精神科、心理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