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中,人們本就應當是互助互利的, 快樂本就不與利益掛鉤, 在君子看來,自己的做法對別人有利, 成全了別人的美事, 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而事實上, 我們在成人之美的時候, 所收獲的往往也不只是一點小小的贊揚,而是人性的升華和雙贏的局面。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壞別人的好事, 這是損人利己的表現;有的人看到事情對自己沒有好處, 只是有利于別人就不愿去做, 這也是自私的表現; 還有的人純粹出于嫉妒, 不愿看到別人幸福快樂, 這更不可取。 壯士臨陣決死, 哪管些許傷痕, 向千年老魔作戰, 為百代新風斗爭,慷慨擲此身。 ——華羅庚 耕種和收獲之間, 每個人都會選擇收獲; 得到和失去之間, 每個人都會選擇得到, 然而, 沒有耕種哪來的收獲? 沒有失去哪會有人得到?如果我們不先給予別人, 有什么資格去索求呢?施恩莫望報, 當我們打算去幫助一個人的時候, 我們不能心存得到回報的念頭, 如果那樣的話, 我們就不能從幫助他人中獲得快樂。 也就是說, 在我們的人生中, 我們要多給予而少索求。
0 1
-
就像哀傷與關系梳理,原諒也是分周期進行的。
-
如果你盲目地原諒,你可能會讓自己再次受傷,甚至被同一個人傷到。
-
如果過于心急,那些傷害你的人帶來的某些憤怒和痛苦,你可能就永遠無法去面對。
-
拒絕原諒,你會付出繼續痛苦、無法放手的代價。
-
即使你還沒有真的原諒,寫下“我原諒你”也是進行原諒和放手練習的一種方式。
-
親密關系梳理還會進一步地讓你從情感與認知兩個方面去抑制這種分裂。
-
親密關系梳理將幫助你控制你的想法、感受,而不是讓它們控制你。
-
分手后人人都會有些偏激,但如果你看不到感情的真實面貌,就無法讓哀傷進程真正運行。
-
要真正向前邁進,我們必須對感情做出考量,看到它的真實面貌。
-
此時我們會只重溫我們想要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