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有自己的思想, 對權威說 “不”質疑權威, 需要有充分的自信和能力, 即使我們的質疑不正確, 那也不是壞事, 敢于質疑, 即使錯了, 也會暴露出自己的缺點, 然后改正。而那些敢疑而不敢言的人也只有將疑問永藏心底。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要想增長知識, 就必須敢于質疑, 只有這樣, 我們才有進步。當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時, 全世界只有12 個人能明白他的理論。 而其他大多數人甚至像馬赫、 彭加勒等一些大科學家都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但愛因斯坦并沒有因此動搖, 而是繼續研究下去, 進一步創立了廣義相對論。 如果當時愛因斯坦缺乏勇氣, 受到譏笑打擊就泄了氣,那就可能前功盡棄。每個人都必須保有自己的見解, 并且適時提出, 而不是總是去附和別人的想法。 假如你工作能力不錯, 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謹慎細心, 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卻總在應該提出建議的時候因顧慮太多, 羞于表明立場和看法, 并且不管別人已提出的建議是否正確或完善, 都一味地去迎合。 長久下來, 你在上司和同事的心里就會形成 “墻頭草” 的印象。俗話說得好:“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自己也要會辨別書中的真真假假、 虛虛實實。切莫盲目跟風, 隨波逐流。 要形成自己對事物的辨別能力, 這樣才能正確、 全面、 客觀的認識事物的本質!
0 1
-
雖說情緒化地行事是不健康的,但這些感受只是暫時的、正常的、自然的。
-
就像哀傷與關系梳理,原諒也是分周期進行的。
-
如果你盲目地原諒,你可能會讓自己再次受傷,甚至被同一個人傷到。
-
如果過于心急,那些傷害你的人帶來的某些憤怒和痛苦,你可能就永遠無法去面對。
-
拒絕原諒,你會付出繼續痛苦、無法放手的代價。
-
即使你還沒有真的原諒,寫下“我原諒你”也是進行原諒和放手練習的一種方式。
-
親密關系梳理還會進一步地讓你從情感與認知兩個方面去抑制這種分裂。
-
親密關系梳理將幫助你控制你的想法、感受,而不是讓它們控制你。
-
分手后人人都會有些偏激,但如果你看不到感情的真實面貌,就無法讓哀傷進程真正運行。
-
要真正向前邁進,我們必須對感情做出考量,看到它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