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父母認同 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是我們眼里最厲害的人,是我們的權威;我們會依附于父母,在心理和行為上向父母認同。特別是當父母對我們比較嚴厲,我們表現得聽話、懂事的時候,這種認同會更加強烈。比如我們會認為,如果父母過得不好,那我們過得好、過得開心就是對父母的一種背叛。 當然這些都是發生在潛意識里的,所以我們意識不到,但是現實結果會是這樣的。比如,來訪者小強(化名)在大學畢業之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可是工作一直不順利,最終他決定回老家縣城,和母親在一起。這個過程除了有一部分現實因素,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小強在主動讓自己失敗。
0 0
-
就像哀傷與關系梳理,原諒也是分周期進行的。
-
如果你盲目地原諒,你可能會讓自己再次受傷,甚至被同一個人傷到。
-
如果過于心急,那些傷害你的人帶來的某些憤怒和痛苦,你可能就永遠無法去面對。
-
拒絕原諒,你會付出繼續痛苦、無法放手的代價。
-
即使你還沒有真的原諒,寫下“我原諒你”也是進行原諒和放手練習的一種方式。
-
親密關系梳理還會進一步地讓你從情感與認知兩個方面去抑制這種分裂。
-
親密關系梳理將幫助你控制你的想法、感受,而不是讓它們控制你。
-
分手后人人都會有些偏激,但如果你看不到感情的真實面貌,就無法讓哀傷進程真正運行。
-
要真正向前邁進,我們必須對感情做出考量,看到它的真實面貌。
-
此時我們會只重溫我們想要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