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時期,孩子會將與父母的關系內化,內化成自己的關系模式,這種內在關系模式中包含“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從曾經的孩子變成了如今的成年人,但是我們的潛意識里依然存儲著我們當初的感受,以及我們內在的關系模式。在我們面對感受、面對選擇時,我們就會受到影響,比如當我們要給自己花錢時,我們心中就會出現一個聲音:“你怎么不知道節約,賺錢容易嗎?爸爸媽媽還在受苦,你怎么能享樂呢?”類似這樣的聲音就是你的內在父母對內在小孩發出的,盡管你長大了,但是父母對你的影響一直還在,而且還在以你小時候的方式起作用。
0 0
-
就像哀傷與關系梳理,原諒也是分周期進行的。
-
如果你盲目地原諒,你可能會讓自己再次受傷,甚至被同一個人傷到。
-
如果過于心急,那些傷害你的人帶來的某些憤怒和痛苦,你可能就永遠無法去面對。
-
拒絕原諒,你會付出繼續痛苦、無法放手的代價。
-
即使你還沒有真的原諒,寫下“我原諒你”也是進行原諒和放手練習的一種方式。
-
親密關系梳理還會進一步地讓你從情感與認知兩個方面去抑制這種分裂。
-
親密關系梳理將幫助你控制你的想法、感受,而不是讓它們控制你。
-
分手后人人都會有些偏激,但如果你看不到感情的真實面貌,就無法讓哀傷進程真正運行。
-
要真正向前邁進,我們必須對感情做出考量,看到它的真實面貌。
-
此時我們會只重溫我們想要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