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上著名的傷痕實驗: 實驗過程: 心理學家們請電影化妝師在每位志愿者左臉頰上精心地涂抹上逼真的鮮血和令人生厭的疤痕。然后用隨身攜帶的小鏡子使每位志愿者都看到自己臉上的疤痕。當志愿者們在心中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后,心理學家收走了鏡子。之后,心理學家告訴每一位志愿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實上,心理學家并沒有在疤痕上涂抹任何粉末,而是用濕棉紗把化妝出來的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干凈了。然而,每一位志愿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望而生厭的傷疤。 志愿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診室里,人來人往,全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志愿者們在這里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后,志愿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 實驗結論: 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志愿者A說:“候診室里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志愿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個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志愿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伙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愿者們滔滔不絕,義憤填膺地訴說了諸多令自己憤慨的感受。他們普遍認為,眾多的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這一實驗結果,使得早有準備的心理學家們也吃驚不小:人們關于自身錯誤的、片面的認識,竟然如此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他們對外界的感知。如我們所知,他們的臉上是干干凈凈的,沒有絲毫的疤痕。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他們將“疤痕”牢牢地裝在了心里。正是由于心中的“疤痕”在頻頻作怪,才使得他們自己的言行、對陌生人的感受與以往大為迥異。
0 2
-
病是“攢”出來的!
-
人到中年,手里攥著存款,才是底氣 手里有點錢,不要總想著花出去。不是胡亂買一堆東西,就是愛自己。人到中年,大買特買,從來不是底氣,手里攥著存款才是。不管男女,愛自己,都是一股心里的勁,要重視自己的需求,而非向他人展示什么。 一個人,一個家,都是需要未雨綢繆的。你根本無法想象自己身無分文時,會面臨怎樣的境地,又會是怎樣卑微無助。錢和命,有時候就是緊緊相連,要留點救命錢,給自己的尊嚴,在世俗中找點底氣。 買東西,不要隨大流,不要貪便宜,不要去虛榮,要看看自己需不需要。相比于滿屋子的零零散散、瓶瓶罐罐,簡約整潔的家,更有雅致的格局。錢包鼓鼓,家里空空,人干凈,心敞亮,愛自己的內心和靈魂,而不僅僅是皮囊。
-
老好人的網最終困住自己 善良若無鋒芒 滋養的便是惡狼
-
最高級的回擊,不是撕破臉,而是讓你徹底失去傷害我的資格
-
缺愛的人看不到邊界,虛假的人看不到真實,破碎的人看不到完整,心術不正的人看不到陽光,討好的人甚至連自己都看不到。
-
內心一旦平靜,外界都鴉雀無聲。不要違背本心,才是真正的愛自己,你越專注自己,別人就越影響不到你,只要在變好,慢一點也無妨。
-
“窮氣纏身”的人,別深交 心窮,比人窮,更可怕。有些人,窮氣纏身,嘴里沒一句好話,眼里沒一個好人,滿臉都是怨懟,心中全是算計,不占點便宜,就覺得自己虧。不要跟一個“自己過不好,也不希望你好”的人久處,會被“換命”。 人的命運轉折,大多始于一個念頭。一旦身邊有一個窮氣纏身的人,他不上進,挑撥你活得累;他心胸狹窄,離間你太寬容。要保持清醒,任何時候,不要被別人挑撥幾句,就回家吵架。不聽耳旁風,家才會是幸福地。 遠離底層惡人,遠離窮氣纏身的人。有些人,惡的沒理由,就是怨氣大,就是覺得天地、人人,都欠他。他要討債,你不能無辜成為還債人。不要同情心泛濫,救惡人,是菩薩的事,普通人,能渡己,已是大善。
-
生命始于你不再取悅圍觀者的那一天
-
大多數事情都能過去,即使過不去也不用擔心,最后總會有一個結果
-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