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來訪者對咨詢師的“攻擊”、“貶低”等一些讓咨詢師“反感”的行為…… 1.來訪讓你感覺厭惡,反感。很大程度上在他實際的人際關系中的他人也會有類似感覺。這個部分會導致來訪者人際關系的困難,而且這個部分本身也很大程度上是來訪者尋求咨詢的原因之一。 2.咨詢師必須要經過一個詳細的評估,通俗的來說,就是自己能不能接的住這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同時在咨詢時,不會經常因為這種感受去攻擊來訪者。 3.咨詢師需要去理解,來訪者讓咨詢師產生的這種感覺,一方面的確令人不舒適,但是更重要的是,這種感受也提示著,無論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這對于來訪者來說,都是唯一的選擇,可能只有讓他人感受到這些,他才可以保證自己心理上的平衡。咨詢師需要去理解這種情感,且用這些理解去幫助來訪者去理解他自己是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當然,對于人格水平處于嚴重障礙的來訪者,例如反社會性人格的來訪者,我們的操作還有所不同,這是另外一個龐大的話題了。
0 2
-
讀書會開啟,持續努力,不斷成長!
-
“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每周四晚上,空下來一起讀讀書,挺好~
-
上帝賜予我平靜,讓我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 上帝賜予我勇氣,讓我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 上帝賜予我智慧,讓我分辨二者的不同。 ——雷茵霍爾德.尼布爾
-
唐.米格爾.路易斯,曾說過:“我們最大的恐懼不是死亡,而是涉險而生。活著,并且表達真實的自我。” 人們對“展現真實自我”的恐懼,甚至超過對死亡的恐懼——因為真實的自我往往關聯著天賦、潛能和獨特性,而我們可能害怕因此被評判、被孤立,或是“不配”擁有這樣的光芒。 這種“畏縮地活著”的狀態,本質上是對自我價值的壓抑。而勇敢活出真實,才是對生命最深刻的尊重。
-
減少對他人的期待,將注意力多拉回到自身。只要你愿意嘗試,你會發現,很多快樂,是可以自己給自己的!
-
當你找到一個熱愛的領域并深耕下去,你會發現,隨著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你的不可替代性越來越強,人生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
-
有一個自己在留戀過去,有一個自己在擔憂將來,還有一個自己在面對各種現實。這樣的拉扯和撕裂在每一個人的自我之中都真實存在。 沖突和撕裂,本質上都源自于匱乏。一個人內心的豐富與內在的沖突成反比。 匱乏,限制人的自由;豐富,釋放人的自由。在物質世界是如此,在人的精神世界,同樣是如此。 如果一個人在當下的時候覺受是豐富的,甚至是豐盛的,回憶過去的那個自己就消失了,擔憂將來的那個自己同樣也就消失了。 “自我整合”不過只是一種文字概念,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給予自己豐富的生命體驗。豐富,是用來進行自我整合的核心法則。 ?
-
“通透”二字,從來都不指看世界、看別人、看事情,而是指看自己,最難的,還是把自己看透。
-
夜跑四公里,為健康,為身材負責!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
感情也好,人生也好,最好的收場并非贏下所有回合。而是放下執念,走出喧囂。在人生轉角處尋找命運的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