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咨詢工作中,聽到太多人在遇到困難時喜歡在第一時間問“怎么解決”“怎么破”“如何改變”…… 人們可能會認為,“我概括下我的困惑,我來提問,你來回答,我得到了這個(理智的)答案,就有了成長”;“如果你的回答讓我沒有改變,那應該是我找錯了人,我去找個牛人就會好”…… 直接給答案也許會帶來暫時的幫助,但無法真正、長久有效,可能依然受困于此。就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樣。 太急著問這些問題的人兒,也許是缺少了這樣的一個空間:可以容納自己的思考、覺知和體驗過程。所以,太急著找解決辦法的朋友,不妨慢一點,再慢一點,看看當下的一切,激發了你怎樣的一個內在過程。 真正的答案,就在這些過程里面:允許這些情緒存在,看看它們在告訴我們什么。 而咨詢師是支持、陪伴、引領你自己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人,一個好的咨詢師在穩穩托住來訪者之后,陪著來訪慢慢成長,再漸漸地放手……這背后蘊藏著的,是一份深沉的愛與初心……
1 13荼蘼: 老師三觀很正,很贊,感謝遇見你,生命的貴人
-
讀書會開啟,持續努力,不斷成長!
-
“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每周四晚上,空下來一起讀讀書,挺好~
-
上帝賜予我平靜,讓我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 上帝賜予我勇氣,讓我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 上帝賜予我智慧,讓我分辨二者的不同。 ——雷茵霍爾德.尼布爾
-
唐.米格爾.路易斯,曾說過:“我們最大的恐懼不是死亡,而是涉險而生。活著,并且表達真實的自我。” 人們對“展現真實自我”的恐懼,甚至超過對死亡的恐懼——因為真實的自我往往關聯著天賦、潛能和獨特性,而我們可能害怕因此被評判、被孤立,或是“不配”擁有這樣的光芒。 這種“畏縮地活著”的狀態,本質上是對自我價值的壓抑。而勇敢活出真實,才是對生命最深刻的尊重。
-
減少對他人的期待,將注意力多拉回到自身。只要你愿意嘗試,你會發現,很多快樂,是可以自己給自己的!
-
當你找到一個熱愛的領域并深耕下去,你會發現,隨著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你的不可替代性越來越強,人生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
-
有一個自己在留戀過去,有一個自己在擔憂將來,還有一個自己在面對各種現實。這樣的拉扯和撕裂在每一個人的自我之中都真實存在。 沖突和撕裂,本質上都源自于匱乏。一個人內心的豐富與內在的沖突成反比。 匱乏,限制人的自由;豐富,釋放人的自由。在物質世界是如此,在人的精神世界,同樣是如此。 如果一個人在當下的時候覺受是豐富的,甚至是豐盛的,回憶過去的那個自己就消失了,擔憂將來的那個自己同樣也就消失了。 “自我整合”不過只是一種文字概念,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給予自己豐富的生命體驗。豐富,是用來進行自我整合的核心法則。 ?
-
“通透”二字,從來都不指看世界、看別人、看事情,而是指看自己,最難的,還是把自己看透。
-
夜跑四公里,為健康,為身材負責!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
感情也好,人生也好,最好的收場并非贏下所有回合。而是放下執念,走出喧囂。在人生轉角處尋找命運的新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