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親密關系當中什么行為最破壞愛嗎? ?? 分享一個觀點:在親密關系里,最破壞愛的不是吵架,也不是冷戰,而是“只能看見對方的缺點,卻看不見對方的困境”。 當我們去回顧自己的每一段感情,可能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剛開始時,身邊朋友都不看好——“這個人缺點太多”“條件一般”“能力平平”。可只要真的進入關系,到最后朋友們都會改口:“他對你真的很好。” ???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關系 哪怕再愛你的人,也無法在關系里時時刻刻在意你的感受;總會有忽略、否認、壓抑,沒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于是大多數人會在這些時刻立刻給對方下判詞:“他太自私”“他沒有責任心”“他根本不在意我”。這就叫“只能看見缺點”。而扎心的是,當負面評價排山倒海砸過去時,愛就開始悄悄流失。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角色互換,你最親密的伴侶用一連串負面標簽砸向你,你會不會也對這段關系感到失望?可問題又來了:“他確實缺點很多,那我該怎么辦?” ?? 心理學里有一句老話:每一個負向行為的背后,一定藏著一個正向動機 當對方表現出讓你不滿的行為時,往往不是故意惡心你,而是“想對你好”的路徑被現實堵住了。 缺點是表面,困境才是深層原因: 暴躁,可能是因為最近的生活壓力讓他喘不過氣; 逃避,可能是他當下沒有心力承接你的情緒; 冷漠,也許他正在經歷你難以想象的孤立無援。 他一定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否則你當初不會選擇和他在一起。你們在一起,起初一定是因為愛與吸引。如今的模樣,多半是因為他被現實困住了,真的暫時沒有更多力氣去表達愛。 ?? 提醒大家:先給自己立好底線。 哪些事絕對不可接受,一旦觸碰就果斷離開;但在底線之上,請多給一點耐心、多給一點理解。不要只盯住缺點,要試著看見困境。 你不需要拉著對方追問“你到底怎么了,我們一起解決”,你只需在他狀態低谷時,給他多一點時間與空間——穩穩地站在旁邊,注視他,就好。正如那句老話:好的關系,到最后拼的不是誰付出更多,而是誰允許更多。 ???允許對方偶爾沒電,也允許自己不完美 當這種允許發生,你不僅是在愛他,也是在愛自己。 愛是勇敢者的游戲。敢于放下評判,去看對方盔甲下的傷口,這才是親密關系里最高級的浪漫。 愛從來不是拿著放大鏡找瑕疵,而是舉著手電筒照亮彼此腳下那段黑暗的路。 當你不再用缺點定義他,而是嘗試用困境理解他,也許會發現:在這段關系里,你不
1 2卡諾: 當你不再用缺點定義他,而是嘗試用困境理解他,也許會發現:在這段關系里,你不僅是在愛他,他更是在愛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