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希望伴侶滿足你的需求,但又不想表現出軟弱且需求不滿的樣子時,于是呢,當情人終于打電話來的時候,你還是保持著禮貌的態度,也有問有答,但語調卻是冷冰冰的,注意語氣中必須夾雜著適當比例的受傷和冷漠。如果你是一個有話直說的人,那么表達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使用命令句,讓它聽起來像是理所當然的親密關系公約,還有自古以來屢試不爽的名句:?“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填上你的每日一需)?。?” 說正經的,如果我不能接受別人現在的樣子,或不讓他們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愛他們。只是想從他們身上得到滿足,與他們建立親密關系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滿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緊抱著需求不肯放手,又不讓自己去愛,就這樣,我們把自己推向親密關系的地獄。
0 0
-
身心一體,大腦乃至身體都會對創傷做出反應。。。。。。。。。
-
人與人之間,歸根結底,是需求的滿足和價值的交換。這其中又有三個問題,你懂不懂對方的需求?有沒有動力去滿足?有沒有能力去滿足? 換到對方身上同理。
-
羞恥感是一種情緒毒藥,不同于因做錯事產生的內疚感,羞恥感否定的是整個人,從根本上覺得自己是壞的。
-
有時候感覺自己圣母心太重了,遇到嚴重創傷的人總想要救贖別人,這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
閃回。。。。。。。。。。。。。。。。。。。
-
煎熬模式下不會帶來解脫,不會產生作用,需把握節奏,放慢速度
-
承認和接受孩子的愿望要求和行為,接受孩子在這個世界中的不同的存在方式。當孩子知道他喜歡什么,知道他不喜歡什么,可以識別出我的感覺和非我的感覺,就會形成邊界感,所有這些都需要在一種持續的愛和被無條件接納的總體感覺下完成的。
-
功能失調的家庭中,孩子學會帶許多不同的面具,但沒有人見過那個真正真實的自己,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自我。 因為他們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需求、愿望、感受。不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夢想。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從于施虐者。
-
渡人先渡己,天渡自渡人
-
創傷越嚴重,持續時間越長,被使用的適應不良行為可能就越多,這樣受創傷者才能保持理智和穩定,這些適應性不良行為可能是這個人知道的處理痛苦的全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