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這種狀態,在心理學里有個名字,叫“潛能幻想”。心理學家菲利普斯說,我們寧可活在“我本來可以”的幻想里,也不愿面對“我試過了但沒做到”的現實。 因為在幻想里,我們始終是那個“有可能”的人,是那個“我可以但還沒做”的人。 那種可能性,聽起來就很令人安心。 不去嘗試,反而是一種心理上的保護機制。它保護了我們對自我的理想化認知, 避免失敗后那種“原來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的沖擊。 尤其是當這件事和我們的身份認同、價值感綁定太緊時, 失敗不僅是結果的挫敗,更像是對自我價值的否定。 但你也許會發現,這份保護,久而久之也可能變成一種困住。 我們越是不做,越把“我其實可以”的幻想供在心里。 時間一長,它不僅沒有鼓勵我們行動,反而讓我們更難踏出第一步。 就像有人把一雙心愛的鞋子收藏在柜子里,總想著有一天會穿著它走很遠的路。但那一天始終沒來。 鞋子永遠是新的,但也永遠走不出屬于它的腳印。
0 0
-
你好”是一個故事的開始, 你要好好的”是一個故事的結局 目坐等春樹,不做回頭鳥 愛與自由二八分 自由至上,拒絕束縛
-
別掏心掏肺對一個人好,總有一些態度讓你突然傷了心,總有一些行為讓你突然寒了心…折磨你的從來不是任何人的情緒 而是你總揪住那些瞬間的細節不放 世間萬物都在治愈你 唯獨你自己不肯放過自己
-
生活的模樣,完全取決于自己,熱愛生活的人,一定會被生活所熱愛。生活向陽,人生向暖,以歡喜之心,慢度日。
-
“凡事不必太在意 緣深多聚聚 緣淺隨他去”
-
好的關系從不費勁無論和誰,費勁的關系從來不處,不管你是誰~
-
有些事,不能言語,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一個人痛,一個人懂,有些委屈除了自己誰也看不見,說不出的痛最無奈,沒人懂,活得最累。
-
終有一天你會明白,能治愈你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你心里的那份釋懷和格局。人都有執念,但不能執迷不悟。
-
沒有很難過,只是很失望,感覺心里空空的,情緒卡在喉嚨里,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
-
生氣是最沒有意義的事,也不要期望人人都能理解你,你做的再好,也不是人人都喜歡,你做的再多不一定人人都說好,一樣的嘴不一樣的說法,一樣的眼不一樣的看法,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誰人背后不說人,誰人背后不被說的,做事無需讓人理解只需盡心盡力做人不必討人喜歡只需要問心無愧,你只管做好自己,其他的交給時間和天意
-
時而開心,時而郁悶時而迷茫,時而清醒,一瞬間的情緒,一瞬間的脾氣,只能是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