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心理疾病和行為問題,都是習得性無助造成。 長期以來不允許生命按自然節律生長,當生命違背自己意愿時,會出現各種不適,長期累計會患各種心理疾病;會以不同的行為出現。 絕望、抑郁、消沉的產生,并不是當下的誘因,而是很早在心理上已經扎根,只不過這顆頑固的種子在當下的情景中被引發出來。? 心理學家塞利研究動物時做過一個實驗,把一只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關在籠子里的狗逃避不了電擊,于是狗在籠子里狂奔、痛苦哀叫。反復的實驗后,只要蜂音器一響,狗就會主動爬地上,全身顫抖、哀叫,但不狂奔。后來,實驗者在電擊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會自動倒地哀叫和顫抖。 它本可以主動選擇逃跑,但是它很絕望的等待痛苦的來臨。 為什么狗會這樣,它連最初的“狂奔、尿流、驚恐哀叫”最基本的本能都沒有了呢!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已經沒有用了,只能如此。 人也是一樣,這就是為什么會絕望、抑郁、消沉的原因。 其實,每個人天生是積極的,喜歡嘗試,從母親的子宮里出來,睜開眼的那一刻就嘗試著到處看,在慢慢的成長中,當他能控制自己的動作時,開始到處爬,到處摸,這些動作是先天給生命賦予的。 那么,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被人認可過,鼓勵過,所有未知的探索被大人限制,在無數次的打擊和否認中慢慢形成一種消極習慣; 因為什么都是第一次嘗試,會出現很多錯誤,每一次,父母或者其他人會訓斥孩子,“不準”“危險”“不要這樣做”時,就好像被電擊的狗狗一樣,久而久之,他喜歡的事情沒有了興趣和自信,因為他不知道做完之后,大人會是什么樣的反應,肯定會被否定掉,結果,他也如父母所愿變成一個乖孩子,從此也把膽怯,自卑的種子深深的扎在心里。 長大或者成年后遇到問題,不知如何面對,先出現的是消極情緒和行為,極端,壓抑,暴躁,不知所措,長期積累心靈就會出現偏差,從而導致抑郁癥狀。 這個時候,可以回顧自己的經歷,哦,在成長的環境中原來發生過這么多事情,之前是多么的不幸,又是多么的幸運,切身體驗了人的多樣性,復雜性; 可以開啟重新養育自己的計劃,把自己當做剛出生的嬰兒,做自己后天的父母,一切從頭開始,認可,鼓勵,不訓斥,順著,不比較,給予陪伴和擁抱,關注自己,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不加條件的愛自己,不拔苗助長,尊重自己。?? ?
0 3
-
好的愛情就像兩棵并肩生長的樹,各自扎根向下,又向著天空努力伸展。在風雨中相互依靠,在陽光下彼此守望。一起經歷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不是誰依附誰,而是共同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愛情在歲月里歷久彌香 。
-
愛不是尋找完美的人,而是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不完美的對方。真正的愛情不是初見的心動而是久處后的不離不棄。
-
我們的靈魂來地球旅行一趟,肉身是載具,物質是一路的花銷和門票。太辛苦的時候,提醒自己是來旅游的,可以歇一歇,停一停,或者換個觀光景點的。
-
一個人愛你,給你物質是最基本的,不要覺得給你買個物品是有多么愛你,能帶著你成長,發展自己,能讓你胃口好,睡得香,如給了你物質,讓你做個乖乖女,其余啥都沒有,你只是被訓化的小獅子和擺布的小奴隸。
-
浮躁不安的背后是需求太多,自己有無能為力去滿足。
-
夢是什么,就是潛意識,來自你內心最深層,最難察覺的那一面,需要一步一步的去拆解,看看其中的悠久歷史,來龍去脈。 ?夢中出現的人物畫面,最大的可能是你缺失的那部分或者曾經受到的創傷再次涌現,需要用意識或者自我認知去彌補。
-
早起一小時正念,30分鐘運動,整個人狀態很舒服。
-
在你最艱難的時候,別老想著太遠的將來,只要鼓勵自己過好今天就好。很多時候,我們不是過不了生活的那道坎,而是過不了心里那一關。
-
最近總在觀察“微小的永恒”:地鐵上陌生人借過的紙巾折痕,便利店阿姨多塞的一顆薄荷糖,深夜加班回家時,樓道感應燈準時亮起的“咔嗒”聲。它們像散落的星子,把日子串成一條溫柔的河。
-
情感的修復之路 感情破裂時,后悔與迷茫如潮水般涌來,但挽回并非靠“技巧”堆砌,而是需要勇氣與智慧。 第一步是自我反思。冷靜下來,像拆解錯亂的拼圖一樣審視矛盾根源:是溝通方式失衡?還是情感需求長期被忽視?只有看清自己的角色,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其次,用行動傳遞改變。空洞的承諾只會加深隔閡,而一次主動分擔壓力的陪伴、一場放下手機的專注對話,卻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 最后,接受“過程”的存在。感情修復如同愈合傷口,急不得。給彼此留出呼吸的空間,用耐心替代糾纏,用共同成長化解舊怨。 挽回的本質不是“贏回”對方,而是以更成熟的姿態重建信任。即便結果未知,這段經歷也會讓你學會如何更珍視一段關系。畢竟,愛需要雙向奔赴,而真誠永遠是最好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