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別人對你的態度是你決定的】 很多時候,讓你在一段關系產生不適感,是來源于對方的態度,而對方的態度很多時候又取決于你的態度。因此,學會溝通與表達,往往能夠有效化解矛盾。
- 2.18世紀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創作的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它主要描寫了喜歡冒險旅行的魯濱遜坐船旅行時,他的船在海上遭遇了一場暴風雨,撞上礁石,船上所有的乘客?
- 3.“人生是一場無人可代的修行”。我們和孩子們終將親自直面生而為人的各項考驗,承擔各自的生命歷練
- 4.反移情中的一致性認同和互補性認同 一致性認同的結果是,治療師認同患者的核心主觀體驗。這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共情的來源,治療師能夠把自己的腳“放進患者的鞋子里”,設身處地去感受患者意
- 5.我倒覺得不僅僅要靠時間,更重要的是認知的改變。祝好!
- 6.人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統一體,在矛盾中想辦法生存,在生存中學會處理矛盾
- 7.價格不等于價值,不是我賺多少錢,來決定我的價值的……
- 8.老師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抱抱]14歲正值青春期,戀愛也是應該出現的事情,但是怎么處理戀愛是一個大學問,能來這里發帖就說明你很聰明!
- 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10.今天, 我會做出很棒的選擇, 因為我做決定的時候充滿覺知。
- 11.抑郁的人,最需要聽到三句話 第一,你想哭就哭出來吧,這里很安全,不需要壓抑自己。 第二,你現在只是心情不好,只是生病了,這不怪你,我知道你也不想這樣,你已經做的很好了,對自己不要那
- 12.每一個清晨,記得鼓勵自己。沒有奇跡,只有你努力的軌跡;沒有運氣,只有你堅持的勇氣……
- 13.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也是一種勇氣和力量。 我們的人性中都有貪婪、恐懼、脆弱等陰暗面。 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告訴我們,要改掉自己的“缺點”,要做得“完美”。
- 14.關注點放自己身上,不要過度的關注他,也不要向外求,你求他的陪伴,可是他忙做不到,你就向內求,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滿足自己。
- 15.1、當你能給對方帶去利益時,對方的人性就是善的,當你不能給對方帶去利益時,對方的人性就是自私的,當你威脅到對方的利益時,對方的人性就是惡的。 2、所謂的感情破裂,其實就是利益供需失
- 16.真正能治愈你的,從來不是時間, 而是明白。
- 17.最美好的狀態是看過了世界的黑暗與痛苦,卻依然相信它的單純與美好。 認知引導著行為 蜿蜒不是曲折 而是多看了沿途的五光十色
- 18.為什么有的男性喜歡被戴綠帽子?喜歡被戴綠帽子,很大程度上面說不是一種心理疾病。這類男人可能感到自己不夠優秀,無法滿足妻子的需求,因此選擇通過被戴綠帽子來尋求心理上的滿足和刺激。相
- 19.人們往往會因為高度關注一個痛苦,而使自己變得狹隘和盲目。 心理治療師就是把你的視域重新打開,讓你重新帶著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
- 20.照顧好自己
- 21.很多來訪者和來訪者的家人認為心理咨詢能產生奇跡,一次咨詢就把問題全解決了,一次催眠就把心理的痛苦全消除了。 但很遺憾的是,心理咨詢師不是神,咨詢中并沒有奇跡,只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 22.調節情緒的能力受損通常意味著個體把感受當做事實。感受本身要么是壓倒一切的,要么是被否認的,但是它們不能被用來反思。
- 23.人若想在現實里生存,必須得遵守社會的一些游戲規則,你在平臺這里,咨詢師傾聽者包括一些網友可以由于你的病情(是你自稱自己有重度的強迫癥,焦慮癥)來包容你,但這種包容也是有底線,絕對
- 24.《如何對待不喜歡你的人》 “一個人風塵仆仆?的活在?世上,更要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這才是最好的態度”。 對于討厭的人,不?必在乎,更不必討好,生活不易,別讓那些不喜歡你的人,消磨
- 25.漫漫人生,沒有誰能夠一帆風順,總會經歷一些欺騙,背叛,傷害。 但人只有經歷了謊言,才能學會分辨;經歷了背叛,才能學會成熟;經歷了傷害,才能學會堅強。
- 26.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學會的是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學會的是信任他自己。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學會的是去斗爭。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學會
- 27.在音樂會上,每個樂器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就像社交中的每個人一樣,我們都有著獨特的特點和能力。樂團中的每個樂器都以自己獨特的聲音貢獻著和諧的旋律,而社交中的每個人也應該以真實的
- 28.不要把自己的邏輯強加于人
- 29.我們心理咨詢師能做的是陪著來訪者走一程,在這個充滿愛與關懷的旅程里慢慢的走,最后到達來訪者自己內心最美的地方,喚起來訪者內心的智慧與力量,讓來訪者找到自己的真實與歸宿! ?
- 30.一段關系的結束本身沒有什么可怕之處, 可怕的是我們并沒有從這段關系里迭代出新的自我。 新自我需要一個啟蒙人; 我們無法用相同的自己遇見不同的人生。
- 31.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努力做好自己,不為明天煩惱,不為昨天嘆息,當夢想還在告訴自己,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 32.有一天你將破蛹而出,成長得比人們期待的還要美麗,但這個過程會很痛,會很辛苦,有時候還會覺得灰心。面對著洶涌而來的現實覺得自己渺小無力。但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做好現在你能做的,然
- 33.孩子房間凌亂不愿意整理怎么辦? 孩子凌亂的房間, 家長在面對這種狀況時,許多人是對著孩子啰嗦,說教,或者大吼大叫, 甚至大打出手,甚至給孩子貼上孩子天生懶或者邋遢的標簽 你清楚你的孩
- 34.討好型人格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深層心理特點可以用“脆弱”來概括。“別人很脆弱”,拒絕他們,他們會生氣。“我很脆弱”:別人生氣,我會很難受。“我們的關系也很脆弱”:拒絕別人,我會失
- 35.客觀的評價自己, 坦然接納自己, 不盲從、不隨大流, 自信且坦誠。
- 36.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底氣。所以你要成為你小孩的好的原生家庭。
- 37.自卑本身并不可怕,關鍵是面臨自卑時應有正確的自我認識和積極的補償行為: 一、必須停止將自己與他人進行不必要的比較,必須明白和做到:努力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而不是為了打敗別
- 38.過去的事情沒法改變,有法改變的是對過去的事情的看法
- 39.異地戀有許多潛在問題存在,很難走到一起,不見面時確實存在無奈,煎熬,各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最后生成抱怨挑剔,成功的也都是最終結束異地
- 40.所謂投射性認同,就是我認定你應該怎么樣對我,然后我就把這個認定的東西投射到你身上,而你認同了,并真的以我認定的方式來對待我,于是你就變成了我期待的樣子。
- 41.關于邊緣型青少年的7個父母訓練核心技能: 1、認可、理解孩子,要把孩子說的當回事 2、接受孩子患有BPD的事實 3、放手,放下對確定性的依賴 4、對孩子產生好奇、回應孩子的每句話 5、描述客
- 42.?如何破除對家人的恐懼擔心? ? ?你是不是很容易被家人的狀態情緒帶著走,作為人,我們有感情是正常的 ? ?比如我們會因為家人的生病而恐懼擔心,會因為他們做的一些“壞”事,而感到痛惜
- 43.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 44.無論有多困難,都堅強的抬頭挺胸,告訴所有人,你并非他們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
- 45.連老師都罵,人人喊打的臭垃圾
- 46.我們經常批評和責備自己。我們用不當的食物、烈酒和毒品慮待我們的身體。我們總是相信自己在別人眼里是不可愛的。害怕為我們所做的服務性工作提出一個像樣的價格。我們造成了自己身體上的疾病
- 47.每天?加增?一?智點?慧~~重提舊事 有一天,蘇東坡到?印佛?禪?處師?與?印佛?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興高?時,蘇東坡問佛?禪印?師:“你?我看?現?像在?什么
- 48.面對生活的進退, 能保持平穩的心態, 始終堅持自己的方向。
- 49.低級的快樂來自放縱,高級的快樂來自克制!
- 50.生活原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心靈本無累,累的是攫取太甚。 人生就是一條路,走一步有一步的景觀。上帝不會眷顧誰,你有勇氣放棄,才有機會得到。華麗的跌倒,勝過無謂的徘徊;哪怕敗得徹底
- 51.承認自己做不到一些事情是很正向的態度
- 52.相信很多人可能在無形中被“破窗效應”所困擾著,卻渾然不知。 什么是“破窗效應”呢?如果一個房子的一扇窗破了,不去修理,破的窗戶就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有盜賊闖入房間。 當我們遭遇心理
- 53.【意義】 世間一場幻化,我們怎么去界定哪些是執著,哪些是努力?我們學到的道德和生活的規矩,哪些是束縛,哪些是真理?哪些有意義,哪些無意義?要依靠什么而活著?這個問題無法用三言兩語
- 54.有一個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去化緣,回來時天已經黑了,小和尚擔心地問:天這么黑,路這么遠,還有懸崖峭壁,我們只有一盞小小的燈籠,怎么才能回到家呀?老和尚平靜的說:看腳下。改變的過程就
- 55.有一些所謂的“好習慣”,其實也是抑郁癥的重要誘因,如若不夠重視,日積月累之下,就很可能將自己推向抑郁的泥潭。
- 56.山高水長,怕什么來不及,慌什么到不了,天順其然,地順其性,人順其變,允許一切如是發生。 ???
- 57.你要學會讓你的欲望或念想轉移到你所更有掌控感的地方,這樣就可以減少甚至消除因此而帶來的負面情緒。
- 58.感悟生活真諦,每天清晨醒來,又是一天都是新生。感概一切,健康地活著,世界上誰都不重要、只有自己最幸福的事重要。看見一草一木、一花一鳥,皆是美好,不要辜負了這美好的時光。醒來的過了
- 59.既能看見自己內在的陽光,也能看見內在的陰影,還能讓它們和諧共處,這就是心理健康。